聚焦新基建,一場軌道交通的“硬”仗正蓄勢待發
聚焦新基建,一場軌道交通的“硬”仗正蓄勢待發
截至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已遍布全球。疫情的這種蔓延之勢,現已帶來連鎖反應,由于各國家內需與進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桎梏,全球經濟基本處于不穩定狀態。
尤其是3月9日油價大跌、金融市場大震蕩,表現最為明顯。
那么,將視角轉回到國內,疫情感染正在歸“零”化,企業、工廠也在有序復工。在這種情況下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反復提出的“將加快推進國家規劃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5G網絡、數據中心、軌道交通建設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”的政策,受到眾多關注。
這個深受熱議的幾十億元“新基建”項目,讓正在恢復的國內經濟一下找到了“釋放口”,在資本市場、政府層面掀起千層浪。據悉,已有13個省份相繼公布2020年投資計劃,正在進行老基建復蘇、新基建加力舉措。這意味著,一場“硬”仗正蓄勢待發。
新基建立足于高尖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與傳統基建“鐵公基”等公共設施不同,它主要包含5G基建、特高壓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。
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韋柳融看來,國家新基建政策出臺恰逢其時。首先,這次重提(2018年首次提出)“新基建”最直接的原因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,國家需要用基建投資來撬動經濟,對沖經濟下行壓力,而傳統基建投資的邊際效益下降,需要推動新基建來優化投資結構。
另有分析人士認為:“對沖疫情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,‘新基建’短期有助于擴大需求、穩增長、穩就業,長期有助于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,提升長期競爭力,改善民生福利”。
新基建,釋放新一輪經濟增長潛力
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新基建最為基層的基礎設施,從“四縱四橫”到“八縱八橫”都極大地滿足了國內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,助推地方經濟發展,為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提速。
現如今,從“四縱四橫”到“八縱八橫”再到“新基建”,以高新科技為依托,更是加速國內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網絡信息數字化。
億歐公司副總裁兼億歐智庫研究院院長由天宇分析稱,中國過去十幾年一直在建高鐵,四縱四橫基本完成,目前正在推的2030年規劃的八縱八橫,也已進行2-3年,本次新基建提出,應該會給八縱八橫帶來一些調整與新變化,或加速八縱八橫的步伐與優化。因為八縱八橫在整體規劃層面符合新基建思路,兩個是同方向的事情。
四縱四橫是2008年中國鐵道部提出調整的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》,規劃建設四縱四橫客運專線,高速鐵路發展以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(宜萬鐵路時速160公里)客運專線為重點,構建快速客運網主骨架。
其中,四縱為京滬高速鐵路、京港客運專線、京哈客運專線、杭福深客運專線(東南沿??瓦\專線);四橫為滬漢蓉高速鐵路、徐蘭客運專線、滬昆高速鐵路、青太客運專線。
而八縱八橫則是高速鐵路網,即以沿海、京滬等“八縱”通道和陸橋、沿江等“八橫”通道為主干,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。八縱八橫可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-4小時交通圈、城市群內0.5-2小時交通圈。
八縱八橫是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、交通運輸部、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提出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》,是中國高速鐵路網絡的短期規劃圖。根據新修訂的國家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》(2016-2030年),預計到2020年,全國高速鐵路將由2015年底的1.9萬公里增加到3萬公里。
八縱通道包括沿海通道、京滬通道、京港(臺)通道、京哈-京港澳通道、呼南通道、京昆通道、包(銀)海通道、蘭(西)廣通道;八橫通道包括綏滿通道、京蘭通道、青銀通道、陸橋通道、沿江通道、滬昆通道、廈渝通道、廣昆通道。
目前,高速鐵路網所帶來的輻射效益越來越明顯,各地之間的通行時間在高鐵建成后大大縮短,相鄰省會城市間1—2小時、省內城市群0.5—1小時的高鐵經濟圈逐漸形成,正不斷拉近城市之間的距離,讓各地資源共享成為可能。
另外,借助高鐵,相對落后的地區也可受到經濟發達地區的輻射和帶動,大力發展旅游經濟,這樣不僅能增強城鄉經濟、配套上下游產業等領域的“共振效應”,也極大平衡了地區之間的人才流動,推動了區域間的資源優化設置。由天宇稱,新基建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,對中西部高速鐵軌的建設也可能會起到加速作用。
中泰證券分析師馮勝表示,“區別于傳統基建,新基建主要發力于科技端。傳統基建主要是指鐵路、公路、橋梁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,而“新基建”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,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經濟的背景下,啟動新一輪基建有助于穩增長、穩就業,釋放國內經濟增長潛力”。
經濟承壓下,新基建基礎建設恰逢其時
疫情影響下的經濟承壓,政府需要重新啟動增長新引擎。韋柳融表示:“整個經濟GDP增長需要依靠三方面,包括投資、消費、凈出口,凈出口增長乏力。消費則屬于被動的變量,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。因此,投資這方面是最有可能拉動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”。
投資領域占比最高的是三大塊:基建投資、房地產投資和制造業投資。其中,房地產投資被“房住不炒”的基本“紅線”卡住,暫不考慮。制造業投資更多是被動投資,唯獨新基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恰逢其時。
分析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,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,它需要有新的基礎設施來支撐,國家也希望支撐這樣的基礎設施發展,從而促進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。另外從國際上看,雖然國外沒有“新基建”的提法,但是各國也在探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的發展。
在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經濟學家花長春看來,“新基建”盡管發展空間巨大,但目前規模較小,不足以撐起穩增長。
他分析道:“在政府基建投資中,尚未有關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統計,但可以從PPP庫細分項目中窺見一斑?!蹦壳按媪縋PP項目總投資規模大概17.6萬億元,其中鐵公基(鐵路、公路、港口、碼頭、機場、隧道等)是大頭,約7.1萬億元,占比接近41%。
而“新基建”項目在17多萬億PPP項目庫中,不足1000億元,占比只有0.5%。類“新基建”項目,如軌道交通、垃圾發電等,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.6萬億,占比14.7%左右。兩者加總大概占整個PPP庫的15%左右。
中銀國際證券表示:“2019年底,全國共40座城市開通城軌線路,累計通車里程達到6730.27公里。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,城軌基建投資作為穩經濟的利器之一,有望持續加碼。地方政府專項債和PPP項目提供增量資金來源,促使城軌基建投資進一步提升,貢獻通車里程持續增加”。
據財政部數據顯示,2019年國家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2.15萬億元,并提前發放2020年部分額度。中銀國際證券預計,2020年全年發行額有望超過3萬億元,呈現發行規模加大、發行節奏提速的趨勢,2020年全年通車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。隨著通車里程的增長,城軌產業鏈裝備公司有望持續增長,包括車輛設備和城軌控制系統設備。
不過,在利好的背后,由天宇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,這一輪新基建政策下來,他認為是對原來八縱八橫規劃的優化與加速,但是在“貨運”方面會不會有新的策略被提出?會不會推出跟貨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?因為這些政策規劃的核心內容還是要解決“以客運為主,貨運為輔”的問題。
拿快遞行業來說,快遞行業由于其屬性原因,沒辦法選擇鐵路運輸,傳統鐵路效率低,資源分配有限,且在量上與大宗貨物相比太小,沒有有效利用空間;高鐵運輸成本高。這讓快遞行業在效率和成本層面無法找到平衡點。
所以,國內眾多快遞公司大多選擇陸運。形式靈活,通過自身建設的庫、網、車隊等,就可以估算出投入產出比,而且現在公路網的密度也在不斷優化,成本都在大幅度降低。
小結:
除了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會加速與之相關的產業發展外,可以預見的是,新基建將為各個領域的企業帶來新一輪商業模式創新,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產業,會得到強勁發展。
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:“在選擇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方向上,既要補足短板、“還舊賬”,又要加快以5G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‘新基建’建設”。
既要把錢用在刀刃上,投資到成長性更好、效率更高、帶動效應更大、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產業,進而解決當下發展中的緊迫問題,又要為各產業及國家未來發展打基礎,因此需要更多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,培育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。唯有如此,才有可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立穩潮頭。